一、温州历史?
温州,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公元前192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公元675年始称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民间文学、曲艺、传统技艺、传统舞蹈、民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建立了完整的五级名录体系,即人类非遗、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市、区)级都较为规范,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保护。截至目前,现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9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79项,整体项目数居全省前列。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7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0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33位,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14个,非遗代表性传承群体20个;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宣传展示基地、生产性保护基地、高校非遗研究基地等共72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202个,市级非遗体验基地48个。
二、南昌造船厂历史?
南昌市造船厂,一家自1972年04月01日起就在江西省省会、环鄱阳湖城市群核心南昌市扎根的金属船舶厂制造业企业。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打揽洲57号,我们以钢质船舶,船用配件,辅机,机械配件为核心业务,注册资本达111(万元),成立以来,造船已有52年的发展历程。我工厂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制造和设计经验,还建立了一个以质量和创新为驱动的企业文化。
三、青山造船厂历史?
青山造船厂是一家位于日本长崎市的造船企业,拥有悠久的历史。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和里程碑:
1. 创建和早期发展:青山造船厂成立于1917年,最初以修理渔船和小型船舶为主。在早期阶段,它还涉足了铁路车辆和钢铁结构的制造。
2. 扩张和多元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青山造船厂逐渐扩大规模并增加了新的建造能力。它开始建造大型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轮等商业船舶。
3. 创新和技术进步: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青山造船厂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公司投资于研发并引入先进的船舶设计和建造技术,以提高产品的效能和可靠性。
4. 国际合作与合并: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竞争力,青山造船厂与其他国际造船企业进行合作和合并。通过与海外合作伙伴的联合建造项目,青山造船厂获得了更多的订单和技术交流机会。
5. 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青山造船厂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开发环保型船舶,研究利用新能源和改善船舶燃料效率的技术。
青山造船厂的历史充满了挑战和成就。作为一家具有丰富经验和技术实力的造船企业,他们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保持技术领先,并为世界各地的航运行业做出贡献。
四、江南造船厂的历史?
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于1865年购买了外国人开设在上海虹口地区的旗记铁厂,并将原有两洋炮局并入,组成新厂,定名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船炮军火和各种机器。1867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迁至城南高昌庙现址,并建立了翻译馆。
翻译馆不仅造就了徐寿、华蘅芳、徐建寅等中国近代第一流的工程专家,而且成为全面介绍、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对中国早期工业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时,江南造船厂进入了第一个兴旺发展期: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车床,自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惠吉”号和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研制了中国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
到19世纪90年代,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技术最先进、设备最齐全的机器工厂。
扩展资料:
“百年江南的荣誉簿上又添了个全国第一!”新年伊始,记者来到江南造船长兴基地,每个江南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喜悦之情。就在不久前,他们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正式签订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建造合同,我国新一代极地科考船即将开工。
中国第一炉钢、第一门钢炮、第一艘铁甲兵轮、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说起江南的荣耀历史,每个江南人都如数家珍,新中国成立后,江南人“自强不息,打造一流”,攻克了许许多多技术工艺难关,填补了我国工业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空白。
江南人不会忘记,建造我国首艘万吨远洋船“东风”号时,厂区内最大的起重设备是40吨高架吊车,连最起码的直流电焊机都没有,全厂成立了500多个科研小组,靠着技术革新和吃苦奉献圆了几代造船人的梦。
江南人不会忘记,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建成我国首个万吨水压机,迅速使新中国的工业水平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江南人更不会忘记,他们先后攻克耐压壳体、机电设备、通风排气等一个个难题,顺利完成11次出海试航,终于使新中国第一艘潜艇于1957年成功入列服役。
一个半世纪创造百余个全国第一,得益于“江南精神”的代代传承。在总装车间,记者见到了一位特殊的技师,正在带领工人攻关一个重要课题,他就是今年被评为首届“上海工匠”的总装部高级技师陈志农,江南造船第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陈志农从事船舶轮机的安装及设备、系统的调试维修工作长达38年,通过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先后获得10项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
正是众多像陈志农这样的江南人,传承弘扬“爱国奉献,求实创新,自强不息,打造一流”的江南精神,攻坚克难、精益求精,在世界造船和航运界里造就了一块金字招牌。
五、大连造船厂的历史?
大连造船厂,有100多年历史,经历俄国筹建统治、日本侵占、苏军接管、中苏合资经营、中国独立经营等不同时期
100多年前,大连地区还是穷乡僻里,人迹荒廖。造船厂地区临近当时的黑嘴子村,滨海岸线是一幅原生态没有大规模开发的自然滨海岸线
1898年,依托大连开埠建市,造船厂地区开始筹建。1902年末,大连造船厂1期工程,已经建有小型干船坞1座,栈桥码头1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28栋以及4个生产车间,并且建成当时大连地区唯一的中央发电所。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大连船厂是拥有3座4000吨级以下造船台、5000和8000吨级船坞各1座的大型造船厂。1945年8月解放后,苏军接管了大连船厂。
我国独立经营大连造船厂后,制定计划对船厂进行扩建,经过填海造地扩大了厂区面积,成为国内大型造船厂之一。
1984年,大连船用柴油机厂等从大连造船厂整体划出,独立经营。
1990年,大连造船厂新老两区进行了分建,大连造船新厂正式成立。
2000年,大连造船新厂改制为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大连造船厂改制为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12月9日,根据国务院国防科工委、国资委和中船重工集团的决定,共同构筑了中国造船工业“半壁江山”的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整合重组,建立了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辉煌的成就:
大连造船厂,完整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造船业发展史。20世纪50年代,大连造船厂建造了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跃进”号,船台周期记录仅58天,是世界的创举,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水平的飞跃。
1957年,大连造船厂仅用85天,建造了第一台大功率船用低速柴油机,结束了大连船舶工业只能造船壳、不能造机的历史。
从50年代中国第一艘万吨轮、60年代第一艘两万吨油船、70年代第一艘导弹驱逐舰、80年代第一艘出口船、90年代第一艘VLCC,直到21世纪第一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大连造船厂创造了中国造船业70多个“第一”,是国内最早建造10万吨级以上船舶
六、温州历史名将?
陈铁君(1917—1961),温州苍南县五凤乡人。
朱清益,浙江永嘉桥下镇朱山村人,
潘瑞吉: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渠口乡泰石村人,
刘际潘,温州苍南县龙港镇刘店人,
温新超,浙江苍南县渔寮乡流源村人,
七、温州的历史?
温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为温州地处东海之滨,自古就是海洋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因此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温州有“侨都”和“商都”之称,是中国最早发展出民间经济的地方之一。在宋代,温州曾经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也是中国该时期的航海重镇。同时,在元明时期,温州商人和船家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开展商业活动,成为中国最早的海外华人商人。此外,温州还是众多名人的故乡,如唐朝著名诗人齐澣、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现代诗人臧克家等等都出生于此。综上所述,温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商业和航海城市,同时也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
八、温州车牌历史?
回答:温州车牌历史
浙C。温州历史悠久,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
九、温州白茶历史?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 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 “荼”的注解,用“槚、茗、蔎” 译注“荼”字的色、香、味。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公元1115年,关棣县向宋徽宗进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清嘉庆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当时以闽北菜茶品种为鲜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政和铁山乡人改植大白茶,并于光绪15年(1890年)用大白茶制银针试销成功,次年运销国外。白牡丹始创于建阳县水吉镇。1922年政和县也开始制造白牡丹,运销香港,价格比普通红茶和绿茶高出一倍。
十、大连造船厂的发展历史?
大连造船厂,有100多年历史,经历俄国筹建统治、日本侵占、苏军接管、中苏合资经营、中国独立经营等不同时期
100多年前,大连地区还是穷乡僻里,人迹荒廖。造船厂地区临近当时的黑嘴子村,滨海岸线是一幅原生态没有大规模开发的自然滨海岸线
1898年,依托大连开埠建市,造船厂地区开始筹建。1902年末,大连造船厂1期工程,已经建有小型干船坞1座,栈桥码头1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28栋以及4个生产车间,并且建成当时大连地区唯一的中央发电所。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大连船厂是拥有3座4000吨级以下造船台、5000和8000吨级船坞各1座的大型造船厂。1945年8月解放后,苏军接管了大连船厂。
我国独立经营大连造船厂后,制定计划对船厂进行扩建,经过填海造地扩大了厂区面积,成为国内大型造船厂之一。
1984年,大连船用柴油机厂等从大连造船厂整体划出,独立经营。
1990年,大连造船厂新老两区进行了分建,大连造船新厂正式成立。
2000年,大连造船新厂改制为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大连造船厂改制为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12月9日,根据国务院国防科工委、国资委和中船重工集团的决定,共同构筑了中国造船工业“半壁江山”的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整合重组,建立了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辉煌的成就:
大连造船厂,完整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造船业发展史。20世纪50年代,大连造船厂建造了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跃进”号,船台周期记录仅58天,是世界的创举,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水平的飞跃。
1957年,大连造船厂仅用85天,建造了第一台大功率船用低速柴油机,结束了大连船舶工业只能造船壳、不能造机的历史。
从50年代中国第一艘万吨轮、60年代第一艘两万吨油船、70年代第一艘导弹驱逐舰、80年代第一艘出口船、90年代第一艘VLCC,直到21世纪第一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大连造船厂创造了中国造船业70多个“第一”,是国内最早建造10万吨级以上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