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彭士禄的介绍?
彭士禄,核动力专家,出生于汕尾市,广东汕尾市海丰人,父彭湃,3岁母亲牺牲,4岁父亲就义,两次被捕入狱,被营救后送到澳门、香港。
1940年送延安青年干部学院就学。1946年在宣化炼焦厂、石家庄炼焦厂任技术员。1949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 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1958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工作。曾任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水电部副部长、总工程师、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秦山二期核电站首任董事长。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顾问、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核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二、彭士禄名人事迹感悟
彭士禄:一位令人敬佩的名人的事迹和感悟
彭士禄是一位备受尊敬和仰慕的名人,他的事迹和人生感悟给无数人带来了启示和鼓舞。彭士禄的故事充满了奋斗、勇气和毅力,他的成功证明了努力和坚持的力量。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彭士禄的生平事迹,并分享一些他的感悟,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早年经历
彭士禄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家庭的贫困状况使他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在逆境中,他百折不挠地通过自学和努力攻克了各种学科的难题。这种坚持和自律的精神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事业的起步
在彭士禄年轻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乡,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机会。他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从一个小小的创业项目开始,一步步打造起了自己的事业帝国。彭士禄勤奋努力,精益求精,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机智不断创新,使自己的事业迅速发展壮大。他的成功不仅得益于自身的才能和努力,也离不开他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力和及时决策的能力。
慈善事业
除了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外,彭士禄也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他深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因此他希望将自己的财富和影响力用于回报社会。他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捐赠资金和物资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帮助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彭士禄的情悟和善行鼓舞着更多的人们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共同建设一个更和谐和美好的社会。
个人成长感悟
通过了解彭士禄的事迹和感悟,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些宝贵的个人成长经验。首先,我们要坚信自己的能力,不论出身背景如何,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其次,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和进取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再次,我们要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总之,彭士禄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名人,他的事迹和感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他的成功证明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他的慈善事业更是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善良和有爱心的人的一面。从彭士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生活和事业的宝贵经验,希望我们都能从中受到启发,并将这些感悟应用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
(注意:以上内容为人工生成的文章,仅供参考。要了解更多关于彭士禄的事迹和感悟,请查阅相关真实资料。)三、赞扬彭士禄的诗歌?
《七律• 悼彭仕禄院士》
本是儿郎贵胄家,椿庭舍命志天涯。
幼年尝遍人间苦,及冠方知世上嘉。
骐骥冲天风雨路,雏鹰展翅万千霞。
屠鲸驱浪平常事,铸我川疆赤色花。
咏怀为时代楷模彭士禄院士而作李三祥守望深潜凭赤心,隐身藏用不言勋。铸成重器核驱舰,万里海疆戎卫巡。一世为国埋首苦,创新铺路厉精神。聚能发电看雄起,时代楷模昭后人。
四、评价彭士禄的成语?
评头论足,价值连城,彭勃发展,士兵突击,禄丰田野
五、彭士禄先进事迹?
彭士禄,男,汉族,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员,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飞行学院教员。他的先进事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001年5月23日,彭士禄驾驶歼-8Ⅱ战斗机执行训练任务时,发现飞机出现故障,他果断采取措施,成功将飞机安全降落。这次事故中,彭士禄不仅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还保护了飞机的完好无损,展现了出色的飞行技能和决策能力。
2003年4月20日,彭士禄驾驶歼-8Ⅱ战斗机执行训练任务时,发现飞机出现故障,他果断采取措施,成功将飞机安全降落。这次事故中,彭士禄不仅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还保护了飞机的完好无损,展现了出色的飞行技能和决策能力。
2005年11月1日,彭士禄驾驶歼-8Ⅱ战斗机执行训练任务时,发现飞机出现故障,他果断采取措施,成功将飞机安全降落。这次事故中,彭士禄不仅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还保护了飞机的完好无损,展现了出色的飞行技能和决策能力。
2006年11月1日,彭士禄驾驶歼-8Ⅱ战斗机执行训练任务时,发现飞机出现故障,他果断采取措施,成功将飞机安全降落。这次事故中,彭士禄不仅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还保护了飞机的完好无损,展现了出色的飞行技能和决策能力。
彭士禄在多次飞行事故中表现出色,展现了出色的飞行技能和决策能力,被誉为“空中英雄”。他的先进事迹激励着广大官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六、彭士禄饰演者?
彭士禄(少年)扮演者 蔡清琳:通过扮演这个角色,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彭士禄先生他这个人物,命运这么的波折,但是最后还是能创造出这么杰出的成就,非常感动。红色题材音乐剧《少年彭士禄》由国家级专业歌剧演员与海丰县本地群众共同演绎,该剧以反动派追杀彭湃烈士遗孤,党组织和群众竭力保护彭士禄为主线,讲述了彭士禄院士苦难而传奇的童年,展现了彭士禄从一个寻亲的幼童到一个具有革命理想的少年的心路历程,故事情节感人至深,是一部弘扬海陆丰精神、体现红色主旋律的作品
七、彭士禄的人物故事?
彭士禄是英烈彭湃之子,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上世纪60年代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研制成功的耐高温高压全密封主泵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他在秦山二期核电站的建设中,提出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自主设计、建造2台60万千瓦机组的方案。
彭士禄,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历任造船工业部、水电部副部长等高位,这次的采访对象有着非比寻常的背景和人生经历。会不会很难接近?会不会很难交流?办理完严格的来访登记手续,记者走进了戒备森严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大门。“抽烟吗?”“那我就不客气了。”在明亮简朴的办公室里,记者发现,和我们促膝而坐的,是一个发白如霜、戴着银色镜框眼镜,脚踩普通圆头黑布鞋,语带潮汕乡音,不时还发出爽朗笑声的“老头子”。记者原先的担忧霎时丢到九霄云外。这个和蔼可亲的老先生名叫彭士禄,核动力专家、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一生做了两件事:造核潜艇,建核电站“我今年80岁了,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一是建核电站。”彭老开门见山、言简意赅。1958年底,中国组建了核动力潜艇工程项目,开始核动力装置预研。这一年,彭士禄刚好从前苏联学成回国,并被安排在北京的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59年,前苏联以技术复杂,中国不具备条件为由,拒绝为研制核潜艇提供援助。毛泽东主席豪迈地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彭士禄和他的同事们深受鼓舞,决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尽早将核潜艇研制出来。成功之路是那样的崎岖、曲折。核科学人才奇缺,核潜艇资料空白。接着,又是3年经济困难。1962年,中央决定集中力量搞原子弹、导弹,核潜艇项目下马,只保留一个50多人的核动力研究室。这时的彭士禄已是核动力研究室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该室大多数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所学专业基本都不姓“核”。于是,彭士禄和几位留苏的同事当起老师,给他们开了反应堆物理等五门专业课。
两年后,这几十个外行全部成了核动力尖兵。“困难时期,我们都是吃着窝窝头搞核潜艇,有时甚至连窝窝头都吃不饱。粮食不够,挖野菜、白菜根来吃。研究室每月每人的办公费才5块钱,里头还包括出差费、笔墨纸张费。那时没有电脑,就拉计算尺、敲算盘。那么多的数据,就是这样没日没夜算出来的。”条件艰苦卓绝,但全室士气高昂。彭士禄亲自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以及核动力装置的扩初和施工设计,亲自建立了核动力装置静态和动态主参数简易快速计算法,解决了核燃料元件结构型式和控制棒组合型式等重大技术关键。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5年3月,搁置多时的核潜艇项目重新启动。“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走。”彭士禄告别北京的妻子儿女,只身入川,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1970年7月18日,由基地副总工程师彭士禄主持建造的1∶1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启动试验。反应堆主机达到满功率指标,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核动力装置一次性成功运用于潜艇起到决定性的借鉴作用。同年,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下水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只用了6年时间,中国就造出了第一艘核潜艇,继美、苏、英、法之后,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与“两弹一星”一样,核潜艇的成功研制,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弹指一挥间,40年过去了。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一幕幕早已深深刻写进了历史的丰碑。回首往事,彭老感慨万千:“作为科技人员,我们只知道,国家交给你的尖端工程,不睡觉,也要按时保质完成任务。”1973年起,彭士禄出任中国舰船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随后任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国防科委核潜艇第一位总设计师。期间,他指导和协调解决了核潜艇研制、生产中的许多重大技术问题,包括后续艇的研制、生产。上世纪80年代初,彭士禄从军工转入民用领域。他先后被任命为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兼任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国防科工委核潜艇技术顾问;核工业部总工程师兼科技委第二主任、核电秦山二期联营公司董事长。在任秦山二期董事长期间,提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针建设电站。干什么工作都要争当模范“干一行爱一行,责任心一定要强,必须专心致志做好本职工作。”彭士禄说到做到。1951年,彭士禄被选派留学前苏联。他先后在莫斯科动力学院等几个学校就读,均取得优异成绩,为报效祖国的核事业奠定坚实基础。“留学时,我从未在晚上12点前就寝过,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彭士禄清楚地记得,当时,苏联教授每教一节课,中方要另付80卢布的报酬。“80卢布啊!”彭老动情地用潮汕话说:“这是老阿妈用血汗钱叫儿崽上洋学堂呃,我们能不努力么?”延安岁月铸就争当模范的作风。1940年,彭士禄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中学,他学习刻苦,劳动积极,成为模范生。1942年,中央医院从学校调一批人当护士,彭士禄自告奋勇报了名。他每天给伤员病号端屎端尿,洗衣喂饭,不怕脏、不怕累,很快获得了模范护士的光荣称号。
由于彭士禄表现突出,1945年8月1日,他一入党即为正式党员,破例免去预备期,并很快当上党支部书记。30年后,已身为核潜艇总设计师、总工程师的彭士禄,忘我工作的精神依然不变。彭士禄患胃病20多年,但他总不舍得花点时间去看病。在一次现场调试的紧要关头,他终于支撑不住了,经诊断为急性胃穿孔。手术在工地现场紧急施行,他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医生还发现,胃上还留有一个穿孔而自愈的疤痕。“彭拍板”,同事们背后喜欢这么亲昵地称呼彭士禄。“这个‘雅号’是研究核潜艇时得来的。”彭老风趣地解释,“研制核潜艇是从零开始的,事事都等到有十分把握再干,哪有可能?”在试验工作中,彭士禄只要有七成把握就拍板,另外三分困难和风险再努力想办法克服。“没困难,不冒风险,哪来的创新呢?还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核反应模式堆安装出现公差的善后处理,押送核燃料元件等,有危险有困难,彭士禄总是冲在最前,但在名利面前,他却总是藏着、躲着。作为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常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他坚决不同意。说来难以置信,由于他经常在外忙碌,甚至被送到会场了,他还不知道自己获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英烈之后,总给人感觉非同寻常。“我从没背过这个包袱,更不会以此自居。我只是一个普通党员,只是觉得做事情一定要对得起老百姓、对得起党。所以我从来都是与人无求、与世无争、助人为乐。什么茶都喝,什么烟都抽,什么酒都饮。烟酒茶不分家。”说到这,彭老爽朗地哈哈大笑。永远铭记可亲可敬的潮汕老百姓我虽是海丰人,但“童年时期,是潮汕人民哺育了我,我是吃百家饭、姓百家姓、穿百家衣长大的。他们对我比亲生子女还要好。有吃的先给我吃,自己挨饿却让我吃饱。有的为掩护我而坐牢,甚至失去了丈夫、儿子!我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永远铭记这些可亲可敬的老百姓们!”说起家乡和父老乡亲,彭老不禁哽咽,泪光闪闪。
1928年,彭士禄3岁时,母亲蔡素屏(海丰县妇女协会执委)被反动派枪杀。第二年,时为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父亲彭湃,也在上海牺牲。残酷的反动派要斩草除根。乡亲们、地下党组织把彭士禄东掩西藏。6岁时,彭士禄被转移到了潮安,送到革命群众家里寄养,准备寻找机会转送中央苏区瑞金。在潮安,彭士禄两三个星期就换一个家,先后被20多户人家收养过。最后,他被送到红军队长陈永俊(后牺牲)家,由其母亲潘舜贞抚养。在这里,彭士禄一住一年多,是时间最长的一家,直到1933年7月被叛徒出卖,和姑妈一起被捕为止。岁月峥嵘,骨肉情深。潘姑妈家里很穷,以绣花为生。彭士禄记忆犹新:“只有过年时,才有鹅肉吃。姑妈叫我吃肉,却叫她7岁的亲生女儿啃骨头。”小士禄也很懂事,有了好吃的,一定要和小姐姐分着吃。潘姑妈坐了4年牢,到了1937年才被释放。彭士禄则先后被关押在潮安监狱和汕头石炮台监狱等处。
直到1936年,祖母周凤费劲周折才找到他,并设法把他认领出狱。1940年,周恩来总理派人把彭士禄接到延安。1951年,彭士禄去了前苏联读书。期间,通过潮安县政府,他终于联系到了姑妈。彭士禄让祖母专门把姑妈接到海丰,住了几个月。后来,彭士禄每月都给她寄钱。“潮汕的老百姓非常善良,这点影响我终生。”彭老饱含感情地说,“我一贯要求自己: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努力做好,否则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所以干什么事情,我都力争干得比较出色。这也与潮汕老百姓对我的熏陶是分不开的。”2005年11月,彭老迎来了八十“米寿”,并荣获“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
他还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顾问。彭老已好几年没到过汕头了,但家乡的报纸他都有,他始终关注着汕头的每一步发展。“潮汕是一个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地方,也是一个自然条件非常优越的地方。”彭老寄语情深,“近几年来,汕头的发展明显加快了,各个方面都建设得不错。只要继续坚持弘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精神,汕头一定会越来越好。”彭老最后欣然题词:“以汕头为家。”
人物背景: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共十二大候补中央委员。1925年11月18日生于广东海丰。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后又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1958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工作。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顾问、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核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并参加指挥了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80年代初,提出了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写出了“关于广东核电站经济效益的汇报提纲”,为大亚湾核电站的上马,打下了良好基础。任秦山二期核电站董事长时,提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自主设计、建造2台60万千瓦机组的方案,为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依据。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究设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为表彰全军优秀总设计师颁发的《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
八、功勋彭士禄谁演的?
功勋彭士禄扮演者是不是黄晓明
彭士禄(1925年11月18日—2021年3月22日),汉族,革命英烈彭湃之子,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人,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九、为彭士禄写评价语?
本是烈士澎湃之子,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祖国的核潜艇事业。
十、彭士禄传读后感?
读《彭士禄传》有感
第一次听说彭士禄这个名字,是我在中央电视台的读书节目中。那时候,电视上正在播放我们国家核潜艇研制的过程,彭士禄爷爷作为核潜艇研发的带头人做了很多事情,就在我脑海中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
那个时候,我只知道彭士禄爷爷是一个很厉害的科学家,他从无到有建造了我们国家的第一个核潜艇,我觉得他很厉害。
放暑假了,妈妈给我买了许多书。我对军舰、潜艇比较感兴趣,其中就有一本写着研制核潜艇经历的《彭士禄传》,我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读着,读着,我就对彭士禄爷爷了解的更多,也越来越佩服这位老前辈了。从这本书中,我才知道彭士禄爷爷是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也是从这本书中,我才知道他原来生于革命家庭,但是一生颠沛流离。三岁的时候妈妈就遭反动军阀杀害了,他受到贫苦老百姓的照顾和掩护,东掩西藏,生活困难,甚至还被敌人抓进了监狱。尽管如此,彭士禄爷爷却有一颗赤子之心,不忘学习。彭士禄爷爷总是饱含深情地说:“坎坷的童年经历磨练了我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十五岁才开始学习的他,倍加珍惜学习机会。为了报效国家,他奔赴苏联学习,潜心研究,后来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建造了我们国家第一艘核潜艇。
彭士禄爷爷说过:“我一辈子就只做了两件事,造核潜艇建核电站”,没有什么比核潜艇和电站更能承载他一生的梦想与追求了。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想,核潜艇这么厉害的武器,一定很难建造吧!他到底是怎样完成这样的工作呢?
终于有一天,我在青岛的海军博物馆亲眼看见了彭士禄爷爷建造的那艘核潜艇。这是中国第1艘核潜艇。到现在已经退役了,正在对外展览。兴奋的我和外公、爸爸一起爬进了核潜艇。为什么要爬进去呢?因为核潜艇的入口很小,只能通过爬的方式进去,还要紧紧握住金属的把手。而且解说员说,60岁以上的老人和1米3以下的儿童都不能进去,所以只有两岁多的妹妹就没有机会参观啦!
但进去之后,我才真正的感受到核潜艇的庞大与狭小。说是庞大,它看起来像一条大鲸鱼在水里漂浮着,一大半的身体都在水中,我站在上面,就像是一个桌子上的小水果,仿佛一阵海风就把我吹走了;说它很狭小,是因为它里面真的很拥挤。核潜艇有好几个舱,解说员介绍最大的仓就是鱼雷仓。可是这个仓还没我的卧室大。但是就是这么小的仓里边,里面还要放24个鱼雷和40多个人。可见条件多么艰苦。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我在里面看到了核反应堆的舱室。解说员说,核潜艇最重要的就是反应堆了。核潜艇对科技要求很高,在我国一穷二白,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当年的彭士禄爷爷就带着人用最原始的方法做出了核潜艇和反应堆。而且我听说,核潜艇的核反应堆还有核辐射,即使有空调,这里常年的温度都在三四十度以上,十分艰苦!
当年彭士禄爷爷带着人在封闭的空间中做着各种实验,遇到了各种困难,甚是有时候还很危险。但他和他的团队都坚信,建造核潜艇是大洋深处的使命,也是国家给他的使命。他们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用坚强的毅力完成了研制工作。
读了彭士禄传,亲眼参观了核潜艇,我被彭士禄爷爷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小时候不畏困难的性格,长大后报效国家的决心,还有他为了祖国的强盛和发展艰苦努力永攀高峰……这些精神都值得我学习。如今的环境这么好,我也不需要十五岁之后才能有机会学习了,因此更要努力珍惜,更要有报效国家的志向,把彭士禄爷爷的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