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忆船舶网

19世纪末期日本作家?

安忆船舶网 0

一、19世纪末期日本作家?

芥川龙之介(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1892年3月1日出生于东京,本姓新原,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日本小说家。

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期间开始写作。代表作品有《罗生门》《竹林中》《鼻子》《偷盗》等。

1927年7月由于健康和思想情绪上的原因,服毒自杀,享年35岁。

二、19世纪末期日本诗人?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

类似中国的绝句,

形式上仅由十七个字音组成。

俳句大多有“禅”的意味,

并与侘寂、幽玄等日式美学相通。

我知道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暂。

然而,然而。

——小林一茶

小林一茶是日本江户时期日本俳人。

他才华绝人却一生坎坷,3岁丧母,父亲续弦后,继母将其赶出家门。

61岁时妻子去逝,他所生三男一女,全部早夭。

这首俳句,就写在他的小女儿死去的时候。

故乡呀,挨着碰着,

都是带刺的花。

——小林一茶

唯我在此,唯我在此 ,雪落下。

——小林一茶

我们在世上 ,

边看繁华 ,边朝地狱走去。

——小林一茶

蔷薇开处处,想似当年故乡路。

——与谢芜村

与谢芜村20岁时丧失全部家产,漂泊至江户,拜师学习俳句。

以后10年间游历各地,致力学画,名声大震。

晚年提倡俳句的新风格,成为一代宗匠。

牵牛花,一朵深渊色。

——与谢芜村

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声响。

——松尾芭蕉

松尾芭蕉是江户时代的一位俳人,也是他把俳句这种文学形式推向了顶峰。

这一俳句,是松尾芭蕉最有名的作品之一。

万籁俱寂的古旧池塘,一只青蛙跃入水池,亘古的幽寂被倏然打破,之后又回归于寂静。

和“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意境相似。

扫庭抱帚忘雪。

——松尾芭蕉

在漫天皆白的雪里,忘记了雪,也忘记了自己。

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

——立花北枝

偶然闪现的光芒,也许比恒久的黑暗更令人寂寞。

看到光,而又寂灭,这才真正的情何以堪。

我去你留,两个秋

——正冈子规

子规由于肺结核病情恶化,回家乡松山修养,遇到了夏目漱石。

这首俳句是在两人分别时做出的。

把一枝寒梅插在袖子里,

那就叫做春意盎然吧。

——正冈子规

山茶花啊,落了一朵,落了两朵。

——正冈子规

偷人家妻子,惊心动魄又美味,

有如吃河豚。

——作者不详

这是俳句是日本江户时代的著名的一首,有时会被印在吃河豚的盘子上。

看似落花返枝头,原来是蝴蝶

——荒木田守武

上面这首俳句,是荒木田守武最著名的作品。

荒木田守武是16世纪的日本僧人,也是日本俳谐摇篮时代真正的开拓者,与宗鉴一起被尊为俳谐的鼻祖。

天也醉樱花,云脚乱蹒跚。

——荒木田守武

时雨纷纷落不停,

泥猫睡死于佛经。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被称为“国民大作家”。

他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

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纸币上。

日光穿过睡蝴蝶。

——高桑阑更

高桑阑更是江户时代中期的俳人。

他原经商,后抛舍家业,专注俳句,后以平明的格调在京都地区自成一派,门人众多。

枯芦苇,日日折断随流去。

——高桑阑更

说是悲哀也可以说吧,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

——石川啄木

石川啄木,原名石川一。19岁时发表第一部诗集《憧憬》,被誉为少年诗人。

后因患慢性疾病和营养不良而死,年仅26岁。

玩耍着背了母亲,觉得太轻了,

哭了起来,没有走上三步。

——石川啄木

寝中寂静,唯有银河流水声。

——高滨虚子

高滨虚子,原名清。

他主张在俳句中采取写实主义,强调俳句诗人必须如实地反应大自然。

寒灯下,写两行删一行。

——高滨虚子

苍天裂, 峭崖裂, 瀑布从中泻。

——山口青邨

炮车驶向巷里过,夏日光中舞沙尘。

——河东碧梧桐

河东是18世纪的日本俳人,与高滨虚子为正冈子规门下的双壁,但两人在俳句思想上有激烈的对立。

60岁时,从俳坛引退,65岁去世。

红茶花,白茶花,地上落花。

——河东碧梧桐

闲来打苍蝇,忽起杀尽苍蝇心。

——夏目美成

朴树散花,不知去向。

——川端茅舍

娇艳牵牛花,紫露晶莹绕清井,惜花借水去。

——加贺千代

加贺千代其貌不扬,然而对于她的诗才,世人却无可非议。

17岁时结婚,生有一子,后来儿子在捉蜻蜓时不幸溺水身亡。

51岁时舍弃家业,入松任圣兴寺削发为尼,取法名素园。

这首俳句是说,千代在井台打水时,看到饱蘸露珠的牵牛花,缠绕在井台。

她不忍打扰,竟然去向别人借水去了。

那些隔过黑暗的花和水

——冲田总司

这是他生前留下的唯一俳句

风起云涌,云涌云涌,步上白云。

——种田山头火

这首俳句是种田山头火临死时最后一首。

他是日本自由律俳句的著名俳人,曹洞宗的僧侣。

少年目睹母亲的自杀,从此一生中背负着痛苦,多次试图自杀,后入曹洞宗。

1940年去世。

飒飒松风,撞罢晨钟又暮钟

——种田山头火

人生天地间,

若无碎雨敲吾舍,诸事惹心伤。

——宗袛

盛夏中午,死神看人,

半睁半闭眼。

——饭田蛇笏

饭田蛇笏,19世纪中叶的日本俳人。

77岁去世,角川书店设立蛇笏赏,每年六月颁与优秀俳集。

三、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

答:在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即位,随着倒幕运动的进行,统治了日本两百多年的德川幕府覆灭,这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条件,在政治上提倡废藩置县,经济上提倡殖产兴业,文化上则主张文明开化,军事上在则强调富国强兵,经过一系列改革,日本国力大增,由于他们的资本主义带有浓烈的军国主义色彩,所以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综合来讲,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有三:

其一,经过明治维新运动,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国力大增,这为日本的对外侵略提供了前提

其二,日本的资本主义并不纯粹,带有浓烈的军国主义色彩,对外侵略野心极大。

其三,日本国内市场十分有限,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西方国家对我国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日本侵略中国是为了掠夺原材料和争夺地盘。

四、19世纪末由日本传入中国的单词?

在我国,"体育"这个词是19世纪末从日本引进来的。

中国体育历史悠久,但“体育”却是一个外来词。它最早见于20世纪初的清末,当时,我国有大批留学生东渡去日本求学,仅1901年至1906年间,就有13000多人。其中,学体育的就有很多。回国后,他们将“体育”一词引进到中国

五、19世纪末由日本传入中国的有?

图书馆

19世纪末,“图书馆”由日本传入我国,1896年由中国留学生 孙家鼎带入中国.

孙家鼎,字燮臣,安徽寿县城关人。 生于清道光年间,咸丰 状元,担任过光绪皇帝的老师,历任工、礼、吏、户各部尚书及学务大臣、文渊阁大学士 等职。戊戌变法 时,开办京师大学堂 ,支持维新派的变法维新,是近代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人称“三代帝师,一朝名相”。

六、19世纪末日本明治维新带什么性质?

明治维新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七、19世纪末,留学欧美和日本蔚然成风,为什么留学日本的学生规模最大?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在世界留学史上颇为罕见的赴日留学热潮。这批留日学生把向中国人介绍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责任,成为中国辛亥革命的生力军,为新文化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

原因应该有四个。

第一,学习救国小知识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1895年又签署了《马关条约》,中国一部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坐不住了,要求向日本学习以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要通过维新、通过学西方来救中国。日本既然学习西方卓有成效,那现学现卖,去日本可能会学的更快。

第二,政府鼓励

是清政府提倡和鼓励赴日留学的政策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发出了到日本去留学的号召,被日本学者称为"留学日本的宣言书"。

他说:“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

1903年清政府正式颁发了《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对在日本大、中学毕业者经过考试,也授以进士、举人出身。”

官方都下文了,按照中国人的性格,这事儿可以封官进爵,哪有不去的道理,自己上京赶考也要不少钱,还不知道考不考得上,那还不如去留个学,回来就是官。

第三,日本政府的中国留学生的政策。

日本政府更精!他们认为吸收中国留学生,可以密切两国感情,又可增加日本外汇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中国扩张势力,与沙俄争夺远东霸权。当时日本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十分重视接受中国留学生的工作,特别开设了一批专门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学校,像日华学堂、成城学校、弘文学院、振武学校、东斌学堂、经纬学堂、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早稻田大学清国留学生部、实践女学校附属中国女子留学生师范工艺速成科等。

第四 日本留学的优势

与现在也一样,留学日本相比留学美国在时间、空间和经费上都更加有利,可谓事半功倍。

清政府向日本派遣留学生,

最早是1896年选拔13名学生赴日留学。

1899年各省派赴日本留学的已有一百多人。

1903年留日中国学生达一千三百多人。

1905—1906年,中国人留学日本的猛增到八千多人,留日热潮达到高峰。

当时中国各地学子争先恐后东渡日本,想分一杯羹,中日航线爆满。

变革

19世纪清政府派往欧美的留学生几乎全是学理工和军事的,

20世纪初的中国留日学生学习的专业非常广泛,从政治、文史、外语、师范、军事到理工、农医、商业以至音乐、美术、体育、啥都有。而且以学文科的占多数,其中又以学政法和陆军为最热门。另一个特点是学习速成科和普通科较多,相当于现在的中学。

真正进入大学本科的不多,能学到大学毕业的就更少了。这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潮流和社会动荡。

留日学生大多急于求成,归国报效,加上自费生比例高流动性大。

也有不少纨绔子弟到日本留学只是为了镀镀金、玩玩而已

其实当年中国留日学生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来到正在进行资本主义建设的日本,经常会因为贫弱而遭到日本人的歧视和侮辱,现在其实还有这些现象。于是,20世纪初的留日学生中形成了一股高涨的爱国热潮。随着国内民族危机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加上他们在日本接触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和实际斗争的教育,很多留日学生走向了革命。

看看下面当年留日鼎鼎大名的大佬们:

孙中山,戴季陶,郭沫若
秋瑾
留学日本时期的女革命家秋瑾,还挺帅的。
李大钊,黄兴,陈天华,章士钊,宋教仁
东北大学时的鲁迅
蔡锷,李大钊
彭湃
蒋中正,孙中山

八、19世纪末期日本有什么历史事件?

19世纪末期日本发动了明治维新,从此,日本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九、19世纪末,日本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是哪里?

日本不满足于从中日战争中取得的利益(台湾),于1898年4月22日通过驻华公使矢野向清政府照会,要求清政府声明不将福建省让与别国。清政府即表同意,福建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十、19世纪末,日本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是?

日本不满足于从中日战争中取得的利益(台湾),于1898年4月22日通过驻华公使矢野向清政府照会,要求清政府声明不将福建省让与别国。

清政府即表同意,福建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