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忆船舶网

戚继光夫人?

安忆船舶网 0

一、戚继光夫人?

戚继光的夫人是戚王氏

18岁时,嫁给了戚继光。 据《戚少保年谱耆编》记载,为万户南溪王将军栋女。乃明朝时民族英雄戚继光之发妻,将门虎女。后因无子,戚继光背着她纳了三个小妾并有五子,走漏了风声。戚王氏知道后,想起自己夭折的孩子,嚎啕大哭,从小妾的孩子里过继了一个孩子抚养。继子夭折后,带着财物离开了戚继光,回到了王家,此后她的生活,正史野史均无记载。

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二、戚继光简介?

戚继光幼年时风流倜傥,很有个性。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史籍。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举进攻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军扼守桃渚,于龙山大破倭寇,戚继光一路追杀至雁门岭。

倭寇遁走之后,趁虚袭击台州,戚继光一马当先手刃倭寇首领,余党走投无路,全部坠入瓜陵江淹死。

而圻头倭寇竟又来侵犯台州,戚继光率军于仙居将其全歼。台州大捷后,戚继光官升三等。

而后,闽、广一带的倭寇流入江西一带作乱,总督胡宗宪无法平定,于是让戚继光来增援,戚继光率军于上坊巢将其击破,倭寇奔走建宁,戚继光引军回浙江。

三、戚继光多高?

身高178厘米。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四、戚继光族谱?

江西赣县《府江戚氏族谱》不分卷,戚斌主修,康熙四十年的刻本,一册

  这部康熙四十年 (1701)的刻本《府江戚氏族谱》,数年得之于邻市的书商手中,前后均缺数番,已呈霉迹,年初花重值请专家修补,最近才刚刚拿到。查了一下资料,看到一篇有关这部家谱的文章,是林晓平、戚齐生、张广勇发表在2005年9月2日的《赣南日报》上的,题为《戚继光是赣南客家后裔》,全文比较长,节录如下:

  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祖居地究竟在何处?这是史学界长期争议不休的问题。最近新发现的清光绪《府江戚氏族谱》(以下简称《戚氏族谱》)以及围绕着此问题展开的调查,揭开了戚继光祖居地及远祖之谜:

  戚继光的祖居地原为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湖江乡夏府村,其六世祖由夏府迁往山东,戚继光是赣南客家的后裔。

  据山东《戚继光志》,戚继光的祖先只能追溯到他在山东蓬莱的前六代,即戚详一戚斌一戚桂一戚谏一戚宁一戚景通(戚继光之父),而戚详之前则为空白。据《戚氏族谱》所载夏府戚氏前六世世系:始祖:戚文盛(重四郎);二世:仲礼、仲贤、仲开(无后);三世:元海、元达;四世:均福(元达子);五世:以庄;六世:明德(此处族谱注曰:“ 明初从戎立功徙居山东登州。”)

  我们认为,夏府戚氏六世祖戚明德就是戚继光的六世祖戚详。根据有四:其一,两地世系相接,蓬莱戚继光家族是“六世祖戚详”之前祖先世系不详,夏府戚氏(明德一支)是六世祖明德之后记载中断,前后恰恰相衔接;其二,徙居时间相同,戚明德“明初从戎立功徙居山东登州”,戚详“从戎”时间,一般也认为是在元末明初,大致相同;其三,徙居地点相同,据《明史·戚继光传》:戚继光祖先“ 世登州卫指挥佥事”,其祖先迁徙之后的定居点为山东登州,亦即蓬莱。《戚氏族谱》记载明德“徙居山东登州”,两者相吻合;其四,徙居原因相合,所有有关戚继光祖先迁居山东的记载都认为,迁居原因是戚详立有战功,《戚氏族谱》记载是“从戎立功”,完全一致。

五、戚继光母亲?

戚继光的生母是王氏。戚继光是庶出,他的生母王氏一直在外地陪伴为官的父亲。他出生于山东济

宁东南30公里的鲁桥镇。6岁那年,才跟随大母(戚景通的原配)张氏回到家

乡蓬莱。从那时起,一直到17岁,他都陪伴大母在蓬莱度过。

六、戚继光简介 ?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戚继光

戚继光幼年时风流倜傥,很有个性。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史籍。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南征倭寇

岑港之战

戚继光半身画像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但很长时间都没有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于是打算逃走。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备驾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继光趁机发动进攻,击沉倭寇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 从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烧杀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正要准备治罪,戚继光却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让戚继光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戚继光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兵械、战舰等装备,戚家军因此名闻天下。

台州之战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举进攻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军扼守桃渚,于龙山大破倭寇,戚继光一路追杀至雁门岭。倭寇遁走之后,趁虚袭击台州,戚继光一马当先手刃倭寇首领,余党走投无路,全部坠入瓜陵江淹死。而圻头倭寇竟又来侵犯台州,戚继光率军于仙居将其全歼。 台州大捷后,戚继光官升三等。而后,闽、广一带的倭寇流入江西一带作乱,总督胡宗宪无法平定,于是让戚继光来增援,戚继光率军于上坊巢将其击破,倭寇奔走建宁,戚继光引军回浙江。 

福建之战

福州戚公祠中的戚继光塑像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进犯福建,并联合福宁、连江等地的倭寇,先后攻陷寿宁、政和、宁德等地,从广东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联合福清、长乐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进犯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倭寇声势浩大,当地官军不敢进攻,于是胡宗宪传令让戚继光带兵剿贼。戚继光领命后引兵先进攻横屿,横屿四面水路险隘不易通行,戚继光命将士们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壕而进,大破横屿倭寇,斩首两千二百余级。而后,戚继光乘胜追击,杀至福清,捣毁牛田,端了倭寇巢穴。倭寇余党慌忙逃往兴化,戚继光也不停歇,一路狂追,又捣毁倭寇据点六十余营,斩首无数。

戚继光平定福建倭患后班师回浙江,行至福清,遇见少量倭寇从东营澳登入,戚继光率兵急攻,斩首两百人。经过几番战斗,闽广一带的倭寇几乎被戚继光杀光。 

兴化之战

莆禧古城北门戚继光石雕像

戚继光回到浙江后,从日本国本土而来的新的倭寇又伺机侵略,他们人数日益壮大以后,袭击兴化,但围攻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攻下来。而此时刘显派了八个人带着书信到兴化传达信息,被倭寇拦杀,倭寇就换上刘显使者的服饰骗开城门,趁机攻陷了兴化城。 

倭寇攻陷兴化后,刘显率兵逼近兴化,但因为兵少,刘显不敢擅自攻城,却因此被弹劾,背负罪名。 而福建总兵俞大猷也表示需要有大军合围。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朝廷以谭纶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前来支援,而都指挥欧阳深却中了倭寇埋伏搏战而死,倭寇遂占据平海卫。 四月,戚继光率领浙江兵前来支援。戚继光到后,谭纶立刻筹备对倭寇的总攻,先在各海道上环立栅栏阻断倭寇归路,而后谭纶以刘显为左军,俞大猷为右军,谭纶自领中军,以戚继光为先锋,围攻平海卫,一举告破,斩首两千余级,戚继光等率兵追击,倭寇道路不通,又被斩杀三千多人。于是刘显等复兴兴化。朝廷以戚继光先前横屿大战,录前后战功,以戚继光为都督同知,世廕千户,代替俞大猷为总兵。

仙游之战

戚继光像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月,倭寇余党纠合一万多人围攻仙游,打了三天,戚继光率兵前往解围,倭寇败走,戚继光率军追击,追至王仓坪,斩首百余级,不少人都坠于悬崖摔死。余党数千人逃走占据漳浦蔡丕岭。戚继光分五哨(古代军事编制单位)将士攀岩而上,与倭寇短兵相接,连俘带杀一百多人。 剩下的倭寇劫掠渔船逃到海上,而后侵扰福宁,戚继光率领李超等前往将其击败,又乘胜追至永宁,杀死三百多人。 

同年,潮州倭寇聚众二万,与海盗吴平互为犄角之势劫掠潮州,俞大猷率兵杀败倭寇,并将吴平招降,让吴平驻扎在梅岭。 但不久之后,吴平纠合被明军击败的流散倭寇一万多人,伙同林道乾、曾一本先后在走马溪、泊浦澳登陆,洗劫南村堡和港口村。戚继光即刻率军前来围剿,吴平得知后放弃之前据守的梅岭,集合大船一百多艘,逃入南澳,并修筑大寨防御。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俞大猷率领水军,戚继光率领步兵,二人合力围剿吴平,吴平破败,孤身逃往凤凰山。

北御鞑靼

戚继光图像

隆庆元年(1567年),给事中吴时来向明穆宗上疏,建议让戚继光、俞大猷等人训练蓟门一带的士兵。但朝议后决定只任命戚继光即可。于是朝廷任戚继光为神机营副将。当时谭纶刚刚在辽、蓟一带募集了三万步兵,又在浙江招募了三千士兵,请求让戚继光对其训练,得到了穆宗的许可。 

隆庆二年(1568年),明穆宗让戚继光训练蓟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总兵官以下的官员都受戚继光的节制。 戚继光到任后,时蓟州有总兵郭琥,而戚继光为总理,无法统一号令,于是朝廷将郭琥调走,以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地。又以戚继光前破吴平有功,进封为右都督。时北蛮子侵略青山口,戚继光引兵将其击退。

万历元年(1573年),北蛮小王子与董狐狸谋划进犯,向明朝廷索要赏赐遭到拒绝,于是二人在喜峰口烧杀抢掠,戚继光得知后率兵前往平乱,差点活捉董狐狸。同年夏,董狐狸侵略桃林,被戚继光击退。 而后董狐狸的侄子董长昂侵犯界岭,又被击败。董狐狸多次侵扰边境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损失惨重,于是献关求赏,朝廷答应其按年给予赏赐。

万历二年(1574年),董长昂又入侵边境但无法从关口攻入,于是逼着他的叔父董长秃寇犯边境。戚继光领兵将其击败并活捉董长秃。董狐狸与董长昂率领宗族三百人来到戚继光关前请罪,董狐狸穿素服大哭请求赦免董长秃。戚继光与部下商议后决定接受其投降,董狐狸于是将劫掠的百姓放回,并发誓不再反叛。自此董狐狸与董长昂再也不敢侵犯蓟门。 不久,戚继光因守边功劳,升为左都督。 

戚继光镇守的蓟门固若金汤,北蛮子无法攻入,于是转而进犯辽东,戚继光率兵增援,协助辽东守将李成梁将其击退。 朝廷封戚继光为太子太保,又进封少保。

名将陨落

戚继光

万历十年(1582年),朝廷里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给事中张鼎思趁机上言戚继光不应该放在北方,于是戚继光被朝廷调往广东。 

万历十三年(1585年),给事中张希皋再次弹劾戚继光,戚继光因此遭到罢免,回乡后病死。

七、戚继光老婆王氏为何离开戚继光?

目前没有确凿的历史记载说明。但可以从民间传说和学者推测两方面进行。据民间传说,王氏离开戚继光是因为她不忍心看到自己的丈夫每天冒险作战,担心他死在战场上。而学者们则从史料和时代背景入手进行分析,认为离婚在当时是比较少见的,因此推测王氏离开戚继光可能是因为婚姻矛盾或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总之,王氏为何离开戚继光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团。

八、戚继光名人事迹

戚继光名人事迹

戚继光:中国明代的名人事迹

戚继光(1528年-1582年),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他以勇猛善战、聪明智谋而闻名于世。在中国历史上,戚继光被誉为抵抗外敌入侵的英雄,其辉煌的战功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早年经历

戚继光出生于福建南安的一个军人世家,自幼饱读兵书,并熟练掌握了军事战略与战术。他早年在福建地方军队中崭露头角,展现出出众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由于他对军事事务的出色处理,很快引起了上级的注意与赏识。

抵御倭寇入侵

戚继光的名声开始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扩散开来,正是在抵御倭寇入侵的战斗中,他展示了自己如日中天的才能。明朝时期,倭寇从海上入侵中国沿海地区,给中国的海防带来了严重威胁。而戚继光恰好成为中国抗击倭寇的重要一员。

他善于运用中国传统军事理论,结合地理环境,灵活布阵,使倭寇屡屡受挫。戚继光注重训练士兵,加强装备,增强防御体系。他的军队在他的统领下逐渐成长壮大,并形成了独特的作战风格,凭借着这种作战方式,他成功地击败了多次倭寇进犯。

戚继光不仅在沿海地区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他还主动组织力量将战场推向海上。他亲自率领舰队,一次次与倭寇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戚继光的指挥有条不紊,战术灵活多变,使得倭寇在海上难以对抗。通过戚继光的努力,他成功地保卫了中国的海疆,为中国历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戚继光的军事思想

戚继光在战争中的成功并非偶然,他有着独特的军事思想和战略眼光。他注重战前准备,重视情报搜集和对敌情况的了解。他谆谆教诲士兵要保持冷静,不轻易被敌人的诱敌计所蒙蔽。他提倡以精兵简政,使得军队更加精锐、有序,提高快速应对的能力。

戚继光还重视军民关系,他注重兵民一体,积极开展民兵组织,动员民众参与防卫工作。他广泛宣传军事知识,提高民众的军事素质,增强全民的抵抗能力。这种军民团结一心的精神,为抗击倭寇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戚继光的精神财富

除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戚继光还是一位聪明、正直、忠诚的人。他深得士兵的爱戴和尊敬,他的军队纪律严明,他个人的榜样作用影响了整个军队。在戚继光的带领下,他的部队不仅成为倭寇的噩梦,也成为中国军队的楷模。

戚继光的战斗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精神,是后人学习的楷模。他的名人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怕困难,敢于奋斗,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往直前。戚继光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追求真理,追寻卓越。

结语

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将领,他的名人事迹彰显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辉煌。他的勇猛善战、聪明智谋为后世留下了榜样和启示。戚继光的英勇事迹与他所倡导的军事思想,不仅为后人所敬仰,更为中国人民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繁荣与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戚继光用他的一生谱写了壮丽的战斗乐章,成为中国历史上永远的英雄。中国需要像戚继光这样伟大的人物和他倡导的精神,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九、戚继光服装特点?

蟒袍是文武官员最常用的礼服,因袍上绣有蟒文而得名。关于蟒、龙的区别,历来没有明确的答案。

一般根据《野获编》“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即皇帝)所御(龙)袍相肖,但减一爪”及《大清会典》中“凡五爪龙缎立龙缎团补服......官民不得穿用。

若颁赐五爪龙缎立龙缎,应挑去一爪穿用”的禁例,得出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结论。

其实不尽然。因为人们在各个时期对蟒和龙的概念并不是固定的。龙不完全是五爪,蟒也不完全是四爪。

到了清代,尽管在名称上将龙、蟒划分得十分清楚,但在图像的反映上往往是一致的。

地位高的官吏照样可穿“五爪之蟒”,而一些贵戚的到特赏也可穿着“四爪之龙”。至于,何时为龙,何时为蟒。

主要在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比较严格,龙被视为帝王的化身,除帝后及贵戚外,其他人不得“僭用”,所以同样是一件五爪龙纹袍服,用于皇帝的可称为龙袍,而用于普通官吏时,只能叫蟒袍。

在颜色上,只有皇族可用明黄、金黄及杏黄。普通人一般为蓝色及石青色。本图为蟒袍展示图

十、戚继光的事迹?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曾抗击倭寇。

上一篇:光辉岁月怎么唱?

下一篇:乐平美食?